1. 病因與風險因素
- HPV感染:約90%以上的宮頸癌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(HPV)持續感染相關,尤其是HPV16和HPV18型。
其他風險因素:
- 吸煙、免疫系統低下(如HIV感染)。
- 長期口服避孕藥、多胎生育。
- 性行為過早、多性伴侶等。
—
2. 預防措施
- HPV疫苗:接種疫苗(如二價、四價、九價HPV疫苗)可預防高危型HPV感染,最佳接種年齡為9-15歲,成年女性也可接種。
定期篩查:
- 宮頸細胞學檢查(Pap塗片/TCT):建議21歲以上或有性生活女性定期檢查。
- HPV檢測:30歲以上女性可聯合HPV檢測提高篩查準確性。
- 安全性行為:使用避孕套、減少性伴侶數量。
—
3. 早期症狀
早期可能無明顯症狀,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:
- 異常陰道出血(如性交後出血、絕經後出血)。
- 陰道分泌物增多、異味。
- 晚期可能出現盆腔疼痛、排尿困難等。
—
4. 診斷與治療
- 診斷:通過宮頸活檢、影像學檢查(如超聲、MRI)確認分期。
治療:
- 早期:手術(如宮頸錐切、子宮切除術)或放療。
- 晚期:放療、化療或靶向治療、免疫治療(如PD-1抑制劑)。
—
5. 篩查建議(以中國為例)
- 21-29歲:每3年一次宮頸細胞學檢查(TCT)。
- 30-65歲:每5年一次HPV聯合TCT篩查,或每3年單獨TCT。
- 65歲以上:若既往篩查結果正常,可停止篩查。
6. 重要提示
-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:宮頸癌是少數可通過篩查有效預防的癌症,早期治癒率可達90%以上。
- HPV感染≠宮頸癌:大多數HPV感染會被免疫系統清除,僅持續感染可能進展為癌前病變。
—
如需進一步瞭解,建議咨詢婦科醫生或通過正規醫療機構獲取個性化建議。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!